首页-中汇视野->中汇研究
IPO必须先上ERP?那些关于拟上市企业ERP的真相——民营企业职业化与数字化咨询系列文章之四
2025年04月30日

『上市必须先上ERP,不然过不了审!』

『ERP不就是财务软件吗?买个模块应付审计就行。』

您是不是也听过这些说法?事实上,各类监管要求和IPO审核中从未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使用ERP系统。但90%的成功过会企业,都在上市前3年完成了ERP系统升级。这背后藏着哪些关键逻辑?让我们来逐步揭开拟上市企业ERP的真相…

一、 什么是ERP?

很多企业对ERP有三大误解:

✖ 误解 1:ERP=财务软件

以为买了用友/金蝶的财务模块,就是上了ERP。

✖ 误解 2:ERP=买套系统就行

找厂商安装完软件,却发现部门数据还是孤岛,流程依然割裂。

✖ 误解 3:ERP降低效率

员工抱怨“以前3分钟电话完成,现在要走10步审批”,却没看到信息化背后的管理价值。

然而真相是:ERP是“业务+数据+流程”的集成化管理体系。它起源于MRP(物料需求计划),如今已进化为贯穿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库存、财务、人力等全业务链的业务应用。ERP通过对于企业业务流程和资源管理的整合,帮助企业告别信息孤岛,实时掌控经营全局。驱动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跨越,优化企业资源配置,实现“降本+增效”双突破,是企业迈向精细化管理的战略引擎。

图1.jpg

二、IPO通过率下降60%,ERP如何击破三大致命痛点?

2024年A股IPO数据呈现“腰斩式”下滑:从2022年的425家成功上市,到2023年313家,再到2024年仅100家。

我们通过数据统计,发现IPO发行被否主要有三大核心问题:

图2.jpg

面对多重挑战,企业需要高效的ERP建设,以降低企业IPO进程中的潜在障碍。

1. 核算与报表准确性

IPO关注重点:收入虚增(例如提前确认订单)、成本低估(研发费用乱分摊)、资产虚估(库存积压不减值),必须通过“四流合一”(物流 / 资金流 / 票据流 / 信息流)证明数据“有源可溯”。

ERP破局:从销售接单到财务入账全流程数字化,订单自动生成生产计划,采购入库同步更新成本数据,每笔交易自带“业务单据 + 财务凭证”双标签。报表一键生成,单据一键穿透式核查,彻底堵住数据断层漏洞。

图3.jpg

2.内控有效性

IPO关注重点:关联交易暗箱操作(例如高价卖给关联公司虚增利润)、资金收支不合规(老板私人账户收货款)、审批流程形同虚设(采购审批全靠口头同意),必须用系统留痕证明“内控真落地”。需以审批记录、权限分离、监控机制证明“内控真执行”,而非纸上制度。

ERP破局:把内控规则嵌入系统,采购超过XX万自动触发总经理审批,关联交易合同强制标注“关联方”并预警,岗位权限自动互斥(例如制单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凭证)。所有操作留痕可查,让“纸面制度”变成“系统硬约束”。

图4.jpg

3.持续盈利能力与稳定性

IPO关注重点:收入/利润波动、客户集中度高、抗风险能力弱最易被否,企业需证明业务模式可持续,且管理能力适配规模增长。

ERP破局:通过有效的数据集成,可以帮助企业看清楚增长收入、降低成本的机会点。实时监控客户集中度、产品毛利率、库存周转天数等核心指标,通过数据看板提前预警风险,例如当单一客户订单占比超40%时自动标红,管理层可及时开拓新客户;库存积压超3个月自动触发促销策略,避免资金链被拖垮。

图5.jpg

因此,尽管各类监管要求和IPO审核中从未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使用ERP系统,但却是企业从“粗放管理”向“精细化运营”转型的“催化剂”。它不仅能解决IPO过程中的财务合规、流程混乱等痛点,更能为企业上市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
三、ERP不是“万能药”,企业上线需避免这些坑

1.系统落地不符合业务实质

许多企业虽已引入ERP系统,却因设计与业务脱节埋下隐患。ERP系统的价值取决于其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度适配,若仅简单套用标准模板,而未根据企业实际价值链进行流程适配,反而会暴露更多管理漏洞,甚至导致企业业务无法推进。如何深入理解业务,同时考虑IPO上市合规的要求,把业务价值链嵌入在系统中是ERP落地过程中的核心难点。

2.ERP上线了,但用不起来

ERP用不起来,主要是涉及多个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,但很多公司的业务习惯是“拍脑袋决策+经验主义”,一旦ERP要求流程规范化,很多业务人员会觉得繁琐、不愿意用。例如某些企业虽上线了ERP,但员工仍沿用旧习操作,关键审批仍依赖线下操作,导致审计时出现"系统与实际执行两层皮"的现象。因此,成功的ERP实施必须伴随长效机制的建立,推动流程适配与操作规范,保障系统持续有效运行,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。

3.高层不重视,认为ERP是财务部或IT部的事情

ERP不是技术项目,是“管理革命”, 是“一把手工程”。高层不下场,基层必敷衍,再好的系统也会沦为摆设。

四、避免“找软件厂商买套系统就行”的误区,专业咨询是ERP成功的关键

1.业务理解深度:厂商懂技术,但不懂你的业务

中汇咨询深入理解企业独特业务模式,而非依赖软件厂商的通用工具。通过定制化流程节点设计,构建贴合业务需求与监管要求的管理体系,让系统真正服务于企业运营。

2.合规标准把控:厂商可以给“工具”,但给不了“合规思维”

软件厂商往往只关注 “系统有没有这个功能”,而专业咨询能告诉你“怎么让功能符合监管要求”。 中汇深谙IPO合规规则,从关联交易留痕、权限配置到流程监管,以专业合规思维设计系统架构,确保功能落地即符合上市审核标准。

3.专业咨询价值:数字化转型不能只有“泥瓦匠”,更需要“设计师”

中汇担任“管理设计师”,先规划组织架构、再造业务流程,再匹配系统功能,避免标准化工具的适配盲区。同时以第三方视角协调跨部门利益,推动管理体系重构,让ERP成为支撑上市的核心管理系统。

上市企业ERP是“管理系统工程”,中汇咨询作为连接“业务-合规-管理-落地”的引路人,助力企业打造能过审的定制化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,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全科医生。

图6.jpg

作者: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剑峰

本文版权属于作者所有,更多与本文有关的信息,请联系我们:

电话:0571-88879193